感染性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一、收集
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就地采用**水溶性包装袋收集;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在外套装一个较为牢固的、有标识的**布袋。
感染性织物包装袋宜为黄色并有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其他结构、材质等应符合《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收集感染性织物时不应**过其包装袋装载量的2/3,并应使在装袋后、洗涤(消毒)前持续保持密封状态
包装袋外表面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再装入另一个新的水溶性包装袋内。
二、转运
可与普通患者的一般织物一同运送,不可与洗涤(消毒)后的清洁织物混装混运,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应有**车辆和容器,采取封闭方式运送;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的**车辆和容器应有独立固定的存放区域,并有明显标识,该区域应有上、下水设施。保证该**车辆和容器做到一用一清洗消毒。
三、分捡
感染性织物原则上不应进行分捡,确需分捡的应在完成消毒处置后按要求进行。
接收的感染性织物与洗衣房污染区分捡完成的普通污染织物,应有**工具或容器运至洗涤(消毒)区域进行清洗与消毒。
四、洗涤消毒
应满足普通污染织物洗涤消毒原则和方法的相关要求。
感染性织物应采用专机、可以选择热洗涤方法,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洗涤与消毒;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收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水溶性包装袋不应开包,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中。
宜在预洗环节对感染性织物作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参照《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执行。
被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患者使用、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应按医疗废物要求,作焚烧处理。
被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其他传染病有明确规定的感染性织物,应遵循先消毒再进行常规洗涤原则,消毒方法参照WS/T 367 执行。
感染性织物袋的分类收集:
按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进行分类收集。收集时减少抖动。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记,脏污织物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盛装;其包装袋和包装箱/桶应有文字或颜色标识。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的包装袋应用扎带封口,包装箱/桶应加盖密闭。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病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感染性织物袋的运送:
医院洗衣房应分别配置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的**运送工具,不应交叉使用。**运送工具应根据污染情况定期清洗消毒,运送工具运送感染性织物袋后应一用一清洗消毒。